地铁促进城市品质升级 让市民生活更宜居-凯发官网首页

  • 发布时间:2016-12-31
  • 信息来源:南宁日报
  • 作者:尹海明
  • 浏览次数:次
字体大小:

       “出门方便,那是最基本的要求了,在我看来,地铁周边配套提升,住房升值,这些都让城市更宜居,市民幸福感倍增。”说到地铁1号线的全线通车,家住衡阳路的居民刘中家感慨万千,他认为地铁提升了市民生活品质。


       地铁1号线的全线通车,将增强南宁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促进城市品质升级,是贯彻落实南宁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六大升级”的重要体现,为南宁加快建设“四个城市”,勇当广西营造“三大生态”、实现“两个建成”排头兵增添了新的更大的动力。


       地铁使市民生活更从容


       准时、高效的地铁让市民摆脱了交通拥堵的困扰,节约了时间成本,生活品质也随之大为提升。


       家住大学路文华园小区的市民王大军,工作单位在埌东片区。过去,每天早上,王大军和其他上班族一样,6点多起床,赶在早高峰前开车出门。就算这样,时间也经常不由自己控制。地铁开通之后,他可以不再开车上下班,既环保又经济,最重要的是节省了时间成本。


       地铁改变了南宁市民的时空观念,使得城市空间变“小”,人生的生活半径变大。对此,市社科院城市发展研究所所长龚维玲解释说,地铁使空间距离变“短”,城市变“小”,这种感觉是道路的通畅与视觉、心理等因素造成的。地铁推动了城市形态的发展和变化,缩小了市中心和郊区的时间感和空间感,使城市变得越来越“小”,而人们的生活半径则越来越“大”。可以说,随着地铁1号线全线通车,南宁必将迎来空间的新突破。


       过去由于交通不便的因素,人们通常选择在距离市中心或工作地点较近的区域生活,有了地铁交通后,行程时间缩短,路程不再是人们考虑选择居住地的主要因素。“居住在郊区,上班在城里”“有房不一定要有车”等都将成为市民全新的生活方式,市民的幸福感必将大大提升。


       一线牵起城东城西


       地铁1号线的通车,使城东和城西开启了亲密互动模式,更使过去显得较为偏远的石埠片区一跃成为南宁都市圈的“桥头堡”。


       家住北大路的王奶奶今年已经80多岁了,一直都想去凤岭片区的火车东站看看。可是对于行动不是很方便的她来说,要去一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没想到有生之年能坐上地铁,以后出门真是方便多了。”


       从地铁1号线破土动工的那一天起,无论是市民还是媒体,都对地铁给予了关注与期盼。广西蓝德再生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杨会拥就是其中一员,因为该公司建设的南宁餐厨垃圾处理厂位于石埠,距离地铁1号线终点站石埠站仅几百米。


       “地铁通车了,今后我们的出行就更方便了。”杨会拥告诉记者,许多员工住得离厂区较远,所以公司包了一辆大巴车每天接送员工上下班,1号线全线通车后,员工上下班就方便多了。


       南宁市社科院《创新》编辑部副主任吴寿平认为,地铁全线通车后不仅将解决部分区域颇受关注的交通出行难问题,也为正在迅速崛起的新区带来了巨大的交通利好,进一步为区域发展增添动力。南宁各条地铁线路的逐步贯通,必将提高绿城品质,无论是核心区域、城市新开发区域还是整个城市发展资源,都将更加便利地实现互通互换,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地铁新城。


       地铁将引导城市发展方向


       地铁也是一座城市的地标,是城市品位和生活品质的象征。地铁1号线全线通车后,南宁市的城市建设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对于南宁市招商引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市重点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南宁地铁将通过实施线网规划,建立功能层次明确、体系完善、与城市功能高度适应的轨道交通系统,将有效促进南宁中心城区和城镇密集区的协调发展及区域职能的发挥。通过合理安排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建设时序,能更好地引导城市发展的节奏和方向。


       依据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南宁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呈网格放射线状结构,整体形态由“四横四纵”“四主四辅”8条线构成,总长约252公里,设车站184座,其中换乘车站23座。


       南宁市地铁分3个阶段实施线网规划:第一阶段,将于2017年左右先后建成1号线、2号线,建设整个线网的“十”字形骨架线,奠定线网基础;第二阶段,于2020年完成3至4条辅助线路的建设,形成城市轨道交通骨干线网;第三阶段,计划在2020年后修建其他线路,扩大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覆盖面,形成较完善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


       根据规划,南宁地铁的建设有利于引导五象新区、邕宁片区等新兴区域的人口集聚和产业集聚。地铁连接埌东、朝阳等核心区与外围组团,增强城市中心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和带动力。


网站地图